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20130121-家長讀書會(平日班)第05場分享記錄【主題:室內遊戲+有關閱讀、寫字、玩具心得分享+掌控生活還是享受生活?】BY 冠霆


20130121-讀書會相簿連結
Show encrypted text


時間:20130121 09:00~11:30
地點:友善小舖 二樓大白桌
參與人員:達文、純如(24/冠霆(26/宇沛(19/文中(7/筱雯(25/雅琴(02)/珊卓(三年級家長)/佩瑾(家長)
PART 1:學習主題【地球上的天堂-CHAPTER04(室內遊戲) 】導讀BY達文

孩子的學習方式可由外在的感官進而轉變成內在的經驗,可以透過視覺、聲音、嗅覺、味覺、觸覺等(五感)的經驗來學習,但由於目前所處的環境,外在的刺激眼睛(視覺感官)過於強烈,往往會影響學習。因此提出有目標性的遊戲可以培養其專注力,但若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有很多的選擇性,反而會影響到孩子本身學習探索的機會,透過遊戲及開放的感官探索來學習,不只是外在世界上的衝擊,還有內在的經驗,透過充分運用感官的遊戲會讓孩子學會掌握身體與他的世界,同時也了解到內在情感的世界,使腦部各種區塊開始連結思考與情感。反思,有些孩子由於被過度的保護以至於失去探索學習的機會。

在視覺的教育內容中,提到簡單、清楚與美麗,在於挑選適合孩子的視覺體驗,要儘量安排簡單、整齊的環境,並在玩耍結束後,能將東西歸位,保持整齊,另提到若讓孩子能夠在安逸的環境下,心也會比較穩定。以下為本次的分享內容,若有疏漏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還請參與分享的家長幫忙補充及指正,謝謝! (冠霆于友善生活小舖20130121)

分享一:
孩子的學習大致可分兩個階段:
階段一:透過身體的接觸,發展出學習的經驗。
階段二:透過模仿,加上自己的概念,逐漸引發想像力,不用有實際的物體型態,也能發揮創意。
分享二:
孩子外在的感官學習有幾點分享:
1.    越真實越好。
如:蠟燭會有溫暖、味道等多元的感受。
2.    越多元越好、使孩子的感受更為敏感。
如:好的料理。多層次、豐富的味覺感受。
如:秋天。可以到戶外,感受踩在落葉上的感覺、聲音
3.    提出孩子的學習可用單純、重複、韻律、將其感受連結圖像再用遊戲去帶動學習。
如:學習簡單的詩、字、詞。抽離死板的學習環境。
如:學習唸詩、體會詩的意境、韻律、感受等。
PART 2:有關閱讀、寫字的看法
成員對閱讀寫字的看法提出不同的心得分享,此議題引發非常熱烈的迴響,在記錄時還真不知該如何記,希望其他成員能幫忙回想一下,據我的記錄如下不論是成員是自己的體會、還是從小家庭環境的培養下,都覺得在書中可以學習到非常多,因此提出讀書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可以由規律、培養出興趣,也有提出讀書也是一種互動方式,可以與書中的字、詞、情境等,透過想像空間與書互動。在此篇(CHAPTER04)的內容中提到視覺的經驗,成員在分享中提出孩子在面對一個事物時,是專心、專注還是發呆?發覺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當電視有畫面時,孩子可能專心到黏在螢幕前面,似乎與外界隔絕,少了互動。這時成員提出內在與外在的互動吸收、有進有出的學習方式、反璞歸真、簡單學習的基礎養成等。
分享一:
如:大部分的學習方式是採用視覺式的學習較多,常利用黑板、寫字、看字、看圖(用圖像的記憶方法)來學習。若加上寫字則進一步會有肢體的覺知出現。
分享二:
如果可以依每一位孩子有不同的特色與特性來平衡的發展學習是不是會更好?書是工具,閱讀也是很好的,可是不一定每一位孩子都適合,書的內容有時很抽象,但又可以讓孩子有想像空間、也可幫助知識、思想的成長與延伸。
分享三:
培養閱讀習慣可能與培養閱讀的環境有關、與父母的態度有關。
分享四:
換一個角度想,我們都已選擇進入華德福的教育,那對於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否我們有給他們學習成長的時間呢?
PART 3:有關玩具
1.檢視孩子的玩具、2.對於節慶時收到的玩具、3.遊戲的空間、4. 家長自己做玩具? 有陪孩子玩的時間嗎?
1.          檢視孩子的玩具
此篇(P84)提到:玩具儘量是接近自然、手工親製娃娃、柔軟而堅固、依照人類正確的比例而設計、臉部的表情很少,透過娃娃,鼓勵孩子去練習人類情感的範圍
文章(P85)提到:曾經有家長無意間聽到,敏感的女兒在玩耍或是在浴缸中時,對著自己說:「我很胖。」!這確實是太敏感了,是不是芭比娃娃看太多,太入迷了呢?接著有成員分享出,可以試著轉換不同的思考方式與孩子分享;比如:
「這個娃娃真可憐,為什麼這麼瘦?她都沒吃飯嗎」,這倒是一個滿有趣的反向說法。
2.          對於節慶,收到不想要的玩具時會如何處理?如何慶祝?
此篇(P83)提到:填充玩具好嗎?(對此議題,書中有較詳盡的說明,不再贅述
分享一:
如慶生收到填充、塑膠玩具時(P90),在以往可能比較沒有感覺,因為整個商業模式已充滿了整個環境,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並不在意,以致家中填充玩具處處可見,當來到華德福的教育後,才知道在這裡希望能帶給孩子親自做的、採自然的材料(P84)但問題來了:如果是ㄚ公、ㄚ媽、好友等送的時候怎麼辦?丟掉覺得太不給面子,會把好意都丟了,收到時也很尷尬等。請問各位會怎麼做?
大夥對這個議題也感到心有戚戚焉,提出了一些看法:分享的很多述我無法一一詳記
分享二:
20130107-家長讀書會的分享中,曾分享過關於禮物的內容,提到可以以列清單的方式列出所需的物品的方式,請邀請的親友購買(國外已是這樣做,感覺似乎是不錯的方法,也避免尷尬的情形,我們可以接受嗎?大家是不是可試試看?)
分享三:
這個方式不錯,雖然會有點不好意思,但化解了許多尷尬的場面、還能避免買到不必要的東西。
分享四:
上次讀書會的內容(P62)中有提到慶生活動,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個時間一起學習呢?
3.          遊戲的空間
在此篇(P88)中提到室內沙箱、玩沙等內容。成員提出另一個問題:可以在家裡放置玩沙箱嗎?
分享一:
此篇內文中所提的沙箱,有可能是在歐美才有可能放置,在台灣要多出一個空間放置,恐怕有點難,但如果在家中,我個人覺得不太適合,因為如果是在室內,仍然還是在個人玩而已,比較無法與別人互動,我的看法是,應鼓勵孩子到戶外去與別的小孩一起玩還可以學習互動
分享二:
我想要能夠到戶外去互動是好事,但我覺得是玩伴很重要,曾經聽過孩子要能夠互動是跟年齡有關,如2歲以前的孩子是處於自己的世界往往不容易有互動,甚至會排斥有人拿他的東西。我也常帶孩子去有沙坑的地方玩,出現另一個問題,當孩子如書中,赤手玩沙時,在旁邊的家長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
分享三:
或許,是基於保護您的孩子,所以才這會有這樣的反應(是細菌太多嗎?可是反向思考一下,或許這樣還可以增加免疫力。),也或許有可能他們沒看過用手直接玩沙吧!基於好奇的理由??我也不懂,不過這反映出一件事,目前的孩子處於過度保護的環境,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小孩跌倒,突然一群大人跑過去關心,結果小孩是因為大人跑過去而哭了,感覺不像是跌倒痛而哭,到像是突然被一群大人圍著關心被嚇到哭的??
分享四:
我覺得在本篇(P88)當中提到可以在廚房玩的遊戲地點,我想提出我的經驗,是有關櫥櫃設計上的問題,在我們家的廚房,刀具的擺放是在流理台上,所以讓孩子在廚房玩時不會有問題,可是有一次到朋友家,我讓孩子同樣在廚房玩,沒想到孩子突然拿著刀具出來給我,把我嚇了一跳,原來朋友的刀具是放在流理台下方,櫥櫃門的後面,小孩可以自己拿到這個危險物品,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在這段分享中,有成員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      是否孩子會常說無聊?…其背後的含意是…?
2.      家長自己可以做玩具?
3.      有陪孩子玩的時間嗎?
分享五:
我覺得我家2個小孩在獨處及玩的方式有不一樣的反應。
如兒子,尚未接觸華德福教育,在獨處時比較不容易自己玩起來,自己玩的時候常常會玩得很無聊,必須要有其他玩伴才行
如女兒,從幼兒園開始接觸華德福教育,在獨處玩樂時,我發現任何東西對她來說一點障礙都沒,很有創意,每件物品到他手上都能轉換成他自己故事中的主角,自己可以編故事、講故事、自己玩得很投入,不會常說很無聊
分享六:
我想會說無聊背後的含意,有可能指的是一個是需要理性、被認同、被規範以及被安排,另一個可能是能夠感性、有創意不用特別安排會自己玩的結果;這又反應出一個問題,是不是孩子一直處於被安排、制式化的環境中,反而創造力、創意都被壓抑住了呢?
分享七:
可能要看孩子的個性吧!另外是不是需要大人引導?或許他自己玩,也會很不快樂,才會說出很無聊?(這點倒是引起一點小漣漪,如果家中只有一位小孩的家庭,小朋友會常說無聊嗎?還是每天都很快樂??他的情感表達是隱藏的還是?)
4.          家長自己做玩具?有陪孩子玩的時間嗎?
這一小段的分享引出當孩子想找你陪他玩的時候,你的處理方式是?
分享一:
以前未接觸華德福教育時,我常在電腦前辦公看資料,當小朋友找我時常會忽略他,甚至跟他說不要來煩我,我正在忙,等一下再陪你。來到這裡,有一天無意間聽到孩子對媽媽說:老師今天問我,請問你爸爸在家都有陪你嗎?他的回答令人痛心,我謹記在心,他的回答是:爸爸每天在電腦前面工作,很少陪我是在孩子心中的我嗎?我覺得很愧疚,來到華德福不就是希望能跟孩子有多一點互動嗎?接下來我轉變了我的想法,希望能在小孩有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一點美好的記憶,於是當他找我時,我會儘量的告訴他,請給我幾分鐘,我將手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我再來陪他。(效果不錯,事情有進展,陪孩子也陪到了)
分享二:
我就是常常放下手邊工作,然後工作常常做不完...現在與太太討論出,希望能在某一個時間內請孩子不要來找我,讓我有自己的時間。(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謝謝分享!)
分享三:
關於自己動手做玩具或陪孩子玩,我有不同的想法分享,若只是為了做玩具而做、為了陪孩子而陪這麼制式的話,給自己太大壓力,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換個角度想,若是用愛心、在享受的氛圍下的陪孩子,會不會更好呢?想請問各位:規律的生活習慣,是被時間追著跑?還是在享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時間,到底我們是在掌控生活?還是享受生活??
分享總結:

經過各位的分享後,我想孩子會來找你,是不是他希望得到你的關心?你的認同?你的看法?而前面所提的規律生活、養成閱讀習慣、生活有秩序、孩子是不是可以快樂的成長、快樂的學習、平衡的發展都取決於您的生活態度,就拿本次結尾分享中的一句話來做總結:您是在掌控生活?還是享受生活?共勉之。
下次讀書會

聚會時間:2013218日早上9 (因適逢春節假期,1/282/42/11聚會暫停) 

閱讀進度:地球上的天堂 第五章 戶外活動

導讀:李冠霆(霈洋爸爸)

想參與的家長可在送完小孩後直接前往友善小舖,向本班家長 曾筱雯小姐詢問【也希望大家有空可以一起參加,這不是爸爸們專用,歡迎媽媽們也能一起參加】。

2 則留言:

  1. 參與人員還有我和雅琴啊~ 這可是我們兩個人在讀書會的首演耶!

    詩瑜媽

    回覆刪除
    回覆
    1. SORRY!我儘快補上,也謝謝二位的分享。

      刪除